內部講師訓練--關務署經驗談
如何將枯燥的稅則講的讓人一聽就懂,如何宣導業務讓聽眾很歡喜,如何讓心不甘情不願被派來受訓的學員變成有學習動機的人,如何讓自己上台不緊張,有自信?這些答案與能力,在內部講師訓練課程裡都能找到。關務署近一年多來辦理內部講師訓練成效良好,陸續開辦新班。應主編之邀,以講師角色,將擔任此一課程的規劃與執行經驗寫出,與面臨相同問題或有心想要導入內部講師制度的機關分享。
一、課程緣起
企業或機關導入內部講師有兩大目的,一為降低訓練成本,二為提升教學品質。因為大量開課如果是外聘老師費用高,在外部上課還有交通差旅費的產生。而內部講師是最了解機關業務的人,由熟悉業務的資深承辦人員或主管擔任授課與傳承工作是最恰當不過了。
然而,內部講師的缺點是缺乏教學經驗,不論是教案設計,投影片製作,上台表達,教學方法等等,都不如專業講師的經驗豐富。如果能夠克服這些缺點,專業講師制度的實施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成效。
關務署於2012年8月,在總局內部進行了兩天14小時的內部講師培訓,由各單位挑選出三十多位學員報名參加。課前學員認真準備,課中熱烈參與,學習狀況良好。課後學員在擔任內部講師時,多能將所學運用在教學上,投影片製作更有水準,上台比較不緊張,教學方法更多元。講師比較有自信,教學效果自然提升。這種有成效的訓練除了提升教學品質之外,對於內部的士氣與對外的形象都有加分的作用。
2013年12月,關務署決定於財訓所再開辦一梯次的內部講師訓練基礎班,三天18個小時,每班三十人。另外,開辦一梯內部講師訓練進階班,三天18個小時,人數限制為十五人,資格為前一年上過基礎班的學員。因為基礎班與進階班課程的後半段有實務演練,所以人數不宜太多。很多企業不論基礎班或進階班都限定15人參加,因為演練加講評回饋,一個人至少要20分鐘,15人就300分鐘,剛好是6節課。
二、課程規劃
以基礎班為例,分兩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內部講師養成基礎訓練(9Hrs)
課程單元
|
內容重點
|
時數
|
教學方法
|
|
1
|
前言
|
Ø
解凍
Ø
建立學習團隊
|
0.5 hr
|
講述法
討論法
|
2
|
講師的角色與功能
|
Ø
講師的角色
Ø
講師的形象
Ø
講師的功能
Ø
講師的特質
|
1.5 hr
|
講述法
討論法
|
3
|
教學原理與學習心理
|
Ø
成人學習
Ø
教學原理
Ø
記憶方法
|
1 hr
|
講述法
個案研討
討論法
體驗學習
|
4
|
有效的教學法與演練
|
Ø
教學法的介紹
Ø
教學法的示範
Ø
討論與回饋
|
1.5 hr
|
講述法
討論法
角色扮演
|
5
|
講師授課技巧實戰篇
|
Ø
開場的設計
Ø
表達的技巧
Ø
回答的技巧
|
3.5 hr
|
講述法
討論法
角色扮演
|
6
|
教案撰寫
|
Ø
教案編寫要領
Ø
教案範例研討
Ø
教案製作
|
1hr
|
講述法
討論法
教案為回家作業
|
第二階段:內部講師實戰演練訓練(9Hrs)
課程單元
|
內容重點
|
時數
|
教學方法
|
|
1
|
內部講師實戰演練
|
Ø
主題自訂
Ø
模擬上課情境
|
10min
(每人)
|
依自己的教案
|
2
|
回饋時間
|
Ø
優缺點探討
Ø
改善計劃
|
10min
(每人)
|
口頭與書面回饋
|
三、開班流程
1.
選出內部講師人選(學員名單)
2.
發出「給內部講師的一封信」(老師提供,含課前作業)
3.
學員事先選定內部講師預定講授的主題(一個課程單元)
4.
學員自行做初步準備(可以先將初稿交給老師)
5.
進行內部講師培訓課程(兩階段培訓課表如上)
6.
學員修訂與完成教材與教案(發表前交給老師)
7.
進行演練與發表(老師決定發表順序)
8.
現場老師與其他學員給予回饋(附書面評分表一份)
9.
學員修正自己的教案與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能力。(給予錄影檔及PPT檔)
10. 課程結束後,依單位內部講師辦法辦理,指派擔任相關課程授課,或自行在單位內做工作崗位訓練。不僅增加實戰經驗,也發揮訓練成效。(學以致用,教學相長)
四、課程特色
1.
做好課前心理建設與課前作業:有別於一般課程,在課前學員會收到一封來自老師的信,有肯定、有期許,目的在於要學員做好心理準備與實質的課前準備,為訓練成功打下重要的基礎。在演練發表的主題選定,要求以本職工作相關為優先,或是將來有機會於內部授課的單元亦可準備。
2.
運用多元學習方法與有趣學習:教學方法包括:案例研討法、體驗學習法、角色扮演法、情境塑造法、傳統講授法、視聽教學法、問題引導法等。老師從第一節課開始,即以學員為中心,以多種教學法貫穿整個學習,讓學習更有趣也更有效。
3.
有教學實務的演練與講評練習:這是一堂實戰的訓練,會要求學員全部參與準備,人人上台演練,才有真實感。當天現場由老師排定上台演練的順序,第一重學習是依序上台演練。第二重學習是下台後要擔任講評人,針對下一位發表人員提問或回饋,互相砥礪與成長。第三重學習是看到不同的投影片製作手法、教學內容、風格,可以增廣見聞,增加創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4.
完整的回饋機制可以自我改善:現場老師與同學會給與回饋的意見,課後也會將錄影檔轉成DV光碟片送給學員,作未來教學改進的參考。有同學反應,他由老師的回饋與錄影影片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與盲點,印象深刻,啟動了他自我改善的動力,目前教學更具信心。
五、結語
教育訓練的成功有賴於老師用心引導及學員的認真參與。成人學習要讓學員多參與,內容跟工作高度相關,加上多元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加乘的學習效果。而主辦單位的責任是掌握正確的訓練需求,找到合適的老師,在適當的時間舉辦,確實執行。並且透過高階主管的支持,帶動各單位主管鼓勵所屬人員參加訓練。
綜觀本次內部講師訓練,對於提升學員教學能力,增進教學效益;有效培養內部講師,節省訓練成本;傳承內部企業文化,建立知識資產;促動學員樂在學習,追求自我成長;帶動團隊學習文化,享受樂在工作等訓練目標,都有某種程度的達成。當每一個環節都對了,當每一個人在崗位上都用心了,這個任務可以圓滿完成,這次的內部講師訓練正是這樣的寫照。
(本文作者為奈普敦學習顧問公司總經理 高明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